目录
特稿
“龟室”“图室”词义考释丁海斌;谢宇欣;5-7专题研究
技术类档案的网络著作权保护问题研究周密;8-10
近代中国“版权”“著作权”概念的历史演变田红梅;11-13档案学基础理论
知识管理视角下的数字档案馆信息服务研究张嘉禾;李子林;14-17
档案情感价值研究李晶伟;18-21
社交媒体环境下的档案学研究综述——基于CiteSpaceⅢ知识图谱的分析温静;22-24
我国档案微信研究的文献计量分析薛卫双;25-27
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研究的可视化分析李晓敏;28-30档案开发与利用
大数据背景下档案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应用王黎;31-33
“互联网+”时代高校微课档案资源OTO社会化服务研究孟新星;34-36
馆藏汉画实物档案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刘璞;37-39
高校生命教育档案的构建与应用兰晓晟;40-42档案管理
社会重大事件档案管理的问题与对策王大伟;43-45
“互联网+”背景下的档案事业发展新业态研究衷欣;46-48
国土资源档案管理工作中的问题和对策鄂梅英;49-51
档案文献异地备份中心的建设汪箭;52-54
现代大学制度视域下的高校档案治理周坤顺;55-57档案信息化
“互联网+”背景下的智慧档案服务建设徐洁;58-60
高校专题档案数据库服务的协同保障研究黄凡珏;61-63
21世纪以来档案网站研究进展的CiteSpaceⅢ分析王丽丽;64-66
新媒体时代中医药古籍数字化中知识遮蔽现象的解决陈素美;67-69专门档案
历史档案纸质藏品的保护张晔;70-72
人事档案管理中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韩平;73-75
农村医疗救助档案管理的优化张春军;董琦;董凯;史丽波;76-78
非物质文化遗产微信公众号服务质量评价体系研究秦祖明;79-81馆室业务
基于双套制管理的档案提前进馆研究袁双云;杨杰;82-84
面向用户需求的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个性化服务模式研究邢士民;85-87
“能本管理”视野下的数字图书馆知识服务策略周萍;88-90
21世纪以来陕南高校图书馆科研动态分析王小华;91-93
基于生态位理论的图书馆用户需求与服务系统间平衡尚岗;刘惠;94-96
图书馆自馆配OA整本电子期刊文献资源的地位与作用付克顶;97-99
云计算技术环境下数字图书馆资源的整合徐延华;100-102
“双创”环境下的高校图书馆服务新模式研究张夏添;龚萱;103-105
碎片化阅读环境下的高校图书馆微信阅读推广王清飞;106-108
基于混合云服务平台的数字图书馆联盟建构常飞;109-111
公共图书馆志愿者服务动机及影响因素实证研究张登科;112-114
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用户持续使用意愿模型研究张敏;115-117档案与社会
档案与社会记忆研究综述石磊;118-120
关于《刑法》档案犯罪范围界定的反思李雅旺;121-123
高校贫困生档案建设研究朱宇航;124-126
“一带一路”影响下的蒙医药档案跨文化传播研究王倩;127-129
大型体育赛事档案信息服务的困境与变革王广田;张文莲;130-132
农村留守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——以学生心理成长档案为中心杜月秀;133-135
数字创意视阈下的非物质音乐文化遗产档案建设白斌;136-138
山西古建筑的“建筑地图”APP设计研究霍雯;139-141
新疆地方史教学中的两个问题——以清代新疆档案为依据孙文杰;徐军华;142-144方志研究
湘西苗族刺绣图案中吉数“3”的美学思辨郑兰兰;柴颂华;145-147
山西古戏曲剧本的传承与保护涂韵娜;148-150
非遗传承视角下的黑龙江海伦剪纸艺术文献归档研究王立秋;151-153
以传统民居建筑为基础的城市记忆建设——以山西平遥县为例赵阳阳;154-156
从三星堆青铜人像眼睛造型特点看古蜀的文化表达陈刚;157-159
论气息在东北秧歌表演中的运用金春昌;160-161史海钩沉
延安时期我国干部人事档案的形成马国顺;162-164
清末民初京津冀地区城镇体系的发展及演变赵静媛;165-167
蔡仁初与蔡氏旅沪同宗会唐凯艳;168-170
清代新疆国语教育的历史反思与现实审视——以清代新疆满文档案为依据杨艳庆;171-173
概念与思想:《管子》中的“分”王敏;陈伟;174-176
民国时期西安中正门的修建与开发李林;177-179
宋徽宗“瘦金体”技法特点及“书画同源”之说的践行宋芳斌;180-182
社会转型期的社会价值变迁:周代“义”观念的下移聂甘霖;陈纪昌;183-185
楚凤纹与天体星象纹的共生现象费晓萍;周雪松;吴中玉;186-188
卷首语徐拥军;1
山西檔案2
山西檔案 全新改版 欢迎订阅189